疟原虫免疫疗法联合放射疗法治愈70%的小鼠脑胶质瘤

  • 管理员
  • 2022-11-28 星期一
  • 0 评 论
  • 31389 浏 览

中科蓝华


中科蓝华(广州)生物医药技术有限公司(中科蓝华)陈小平博士团队的最近研究发现,疟原虫免疫疗法联合放射疗法(放疗)在治疗恶性实体肿瘤(实体瘤)方面发挥显著的协同效应,为疟原虫免疫疗法与放疗的联合在临床试验中治疗实体瘤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科学期刊Cells上。

实体瘤在免疫学上可以大致分为肿瘤组织内有免疫细胞浸润的“热肿瘤(如非小细胞肺癌、黑色素瘤和肾癌等)和肿瘤组织内缺乏免疫细胞浸润的“冷肿瘤(如脑胶质瘤、前列腺癌和卵巢癌等)。 目前在临床上最热门的癌症免疫疗法,即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对冷肿瘤无效,对一些热肿瘤虽然有效,但也会导致耐药性的产生研究团队经过前期研究已经开发一种新的免疫疗法,即疟原虫免疫疗法,可以克服上述这些缺点。但疟原虫免疫疗法对肿瘤细胞的直接杀伤作用相对较弱,而放疗已知对肿瘤细胞有强的直接杀伤作用。因此,研究团队假设上述两种疗法的联合可产生协同抗肿瘤作用。研究人员选用小鼠的一种冷肿瘤,即胶质瘤GL261脑部原位模型和皮下模型以及小鼠的一种热肿瘤,即非小细胞肺癌NSCLC, LLC的皮下模型来验证他们的假设。研究结果表明,与单一治疗相比,联合治疗更明显地抑制肿瘤生长,更显著地延长荷瘤小鼠的寿命。更重要的是,联合疗法治愈约70%的胶质瘤(原位模型和皮下模型的结果一致),观察210天(约相当于在临床试验中观察21年)未发现肿瘤复发现象,并在治愈小鼠中观察到肿瘤特异性的免疫记忆由于脑部肿瘤(包括胶质瘤)具有血脑屏障的保护,很少抗癌药能透过血脑屏障,故临床上缺乏治疗脑部肿瘤的药物,因此该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转化前景。通过肿瘤组织、外周血和脾脏的免疫谱和免疫组化分析研究人员发现联合治疗在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促进肿瘤细胞凋亡、促进免疫细胞尤其是表达穿孔素的效应CD8+ T细胞浸润肿瘤组织、逆转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下调TregsMDSCs的数量)和改善机体免疫功能等方面,均发挥协同效应和/或互补效应。基于这些研究发现,疟原虫免疫疗法联合放疗治疗实体瘤特别是胶质瘤的临床转化将十分值得期待。

陶铸博士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陈小平博士、秦莉博士和段子渊博士是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该工作获得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SKLRD-OP-201802)和广州市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团队项目(201909010007)的支持。

 

疟原虫免疫疗法联合放疗治愈70%的小鼠脑胶质瘤

 

论文的全文链接:https://www.mdpi.com/2073-4409/11/22/3600

0 评论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