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是引起人类死亡的第一大癌症, 关于肺癌的免疫致病机理至今尚不完全明确,这严重阻碍了肺癌的免疫治疗的疗效。 非小细胞肺癌是肺癌病人中发病率最高的类型。非小细胞肺癌诱导产生的体内免疫抑制微环境严重抑制人体免疫功能,使癌细胞能够逃脱人体免疫系统的监视,识别和清除。因此,揭示非小细胞肺癌对人体免疫细胞的作用机理,有助于阐明非小细胞肺癌在人体内诱导产生的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机制,对未来开发针对非小细胞肺癌的免疫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有鉴于此,中科蓝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肿瘤免疫学团队开展了非小细胞肺癌对人体树突状细胞亚群发育分化的研究。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 DCs)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调控细胞,对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都起重要作用。研究数据表明非小细胞肺癌能够影响人体树突状细胞亚群的发育分化,诱导人体产生特殊的表达CD205和CD103分子的免疫耐受型树突状细胞亚群,并且影响树突状细胞表面特异的信号分子表达和细胞因子的分泌。这可能是非小细胞肺癌诱导的体内免疫抑制微环境的一部分,为将来设计研发针对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免疫治疗提供了依据。
本项研究受到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的资助,同时也是2018年度广州创新领军团队资助项目。本项研究结果发表在2021年 最新一期的国际免疫学专业杂志 International Immunopharmacology上 (2021年度最新IF 影响因子4.932),中科蓝华肿瘤免疫学团队的钟祺丰,卢永、许文龙,容志恩和常旭为该篇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周放研究员和陈小平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