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平团队在疟原虫中实现大片段基因DNA敲入和连续的基因编辑

  • 2023-04-06 星期四
  • 27825 浏 览

在疟原虫基因组中进行大片段基因 DNA 的敲入并进行连续的基因编辑在过去没有成功的案例,成为本领域的一大难题。最近,由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和中科蓝华科学家联合组成的陈小平团队在前期研究实现 “ 无痕基因编辑 ” 的基础上,应用经过改进的 CRISPR/Cas9 技术解决了上述的科学难题。相关成果 Large DNA fragment knock-in and sequential gene editing in Plasmodium falciparum : a preliminary study using suicide-rescue-based CRISPR/Cas9 system 近日在国际期刊 Molecular and Cellu......

中科蓝华科学家将“免疫平衡”理论数学化并建立免疫动力学的理论框架

  • 2022-12-05 星期一
  • 47131 浏 览

免疫学领域长期缺乏一个可以定量描述免疫反应的普遍适用的理论模型,免疫平衡理论通常局限于对免疫现象的哲学意义的解释。因此,有必要建立一种新的免疫 学 理论,即免疫动力学理论,重新分析免疫反应 的过程 。近期 中科蓝华(广州)生物医药技术有限公司(中科蓝华) 陈小平 博士 将免疫平衡 理论数学 化, 建立了一系列的免疫动力学方程,因而建立了免疫动力学的理论框架, 相关研究成果 F rom immune equilibrium to immunodynam i cs 近日发表于 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 。 作者首先 将免疫动态平衡 ( i ......

疟原虫免疫疗法联合放射疗法治愈70%的小鼠脑胶质瘤

  • 2022-11-28 星期一
  • 0 评 论
  • 47845 浏 览

中科蓝华(广州)生物医药技术有限公司(中科蓝华)陈小平博士团队的最近研究发现 ,疟原虫免疫疗法联合 放射疗法(放疗)在治疗恶性实体肿瘤(实体瘤)方面发挥显著的协同效应,为疟原虫免疫疗法与放疗的联合在临床试验中治疗实体瘤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科学期刊 Cells 上。 实体瘤在免疫学上可以大致分为肿瘤组织内有免疫细胞浸润的 “热肿瘤 ” (如非小细胞肺癌、黑色素瘤和肾癌等)和肿瘤组织内缺乏免疫细胞浸润的 “冷肿瘤 ” (如脑胶质瘤、前列腺癌和卵巢癌等)。 目前在临床上最热门的癌症免疫疗法,即 免疫检查点 阻断 疗法对冷肿瘤无效,对一些热肿瘤 虽然 有效,但也会 导致 耐药性 的产生 。 ......

志愿者招募

  • 2022-09-19 星期一
  • 58869 浏 览

《 疟原虫免疫疗法治疗晚期 恶性实体肿瘤 的 临床试验》 (研究者发起的临床试验, 试验 登记号: https:// www. clinicaltrials.gov/ , ID: NCT04165590 ) 于 2019 年 9 月已通过安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同意, 正在招募 志愿 者 。 该临床试验是 为了评 价 疟原虫免疫疗法治疗晚期 恶性实体肿瘤 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研究 负责人: 昆明市妇幼保健院 侯江厚 主任 安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

广州健康院在HIV和疟原虫共感染的实验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 2022-07-10 星期日
  • 50512 浏 览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段子渊和陈小平联合课题组,通过建立中国猕猴HIV(人免疫缺陷病毒)和疟原虫共感染模型,比较SIV(猴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前的预存疟疾和SIV感染后的随后疟疾对SIV感染进展的影响。研究结果对人合并感染HIV和疟疾的研究和诊疗具有重要意义;表明在研究共感染问题时,应强调两种病原体(HIV和疟原虫)的感染顺序。相关研究成果 7月1日 在 Cell Communication and Signaling 杂志上在线发表。    在HIV感染人群中, 合并 感染疟原虫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现象,但对这两种病原体的感染顺序及其对疾病发展的影响尚不清楚。    本研究 结果发现,预存疟疾导致动物产生更多的CD4 + CCR5 + ......

原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研究员、中科蓝华CEO陈小平博士一行受邀远赴云南边境到访开远解化医院

  • 2021-11-16 星期二
  • 33536 浏 览

Image原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研究员、中科蓝华 CEO 陈小平博士一行受邀远赴云南边境到访开远解化医院 2021 年 11 月 11 日,受边境云南省开远市开远解化医院的盛情邀请,原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研究员 、广州 中科蓝华 CEO 陈小平博士 , 技术总监秦莉博士,昆明市妇幼保健院科教科主任候江厚博士及云南中科蓝华的工作人员一行到云南省开远市开远解化医院就“疟原虫免疫疗法治疗晚期癌症”的议题进行学术交流。 上午陈小平博士一行与开远解化医院的领导和肿瘤科医生及云南罗平县人民医院的相关人员,就疟原虫免疫疗法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安全性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及讨论;并在院方领导的带领下参观了开远解......

教育部“长江学者”唐冬生教授应邀访问中科蓝华

  • 2021-08-19 星期四
  • 18918 浏 览

Image8 月 17 日上午,教育部“长江学者”成就奖获得者,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医学院唐冬生教授一行应邀访问中科蓝华并作题为《基因编辑与基因治疗技术》学术报告。报告会由中科蓝华 CEO 陈小平博士主持,中科蓝华相关领域科研人员听取了报告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随后在陈小平博士的介绍下,唐冬生教授一行参观了中科蓝华的各个实验室。 唐冬生教授在报告中介绍了 ZFN 、 TALEN 、 CRISP/Cas9 等多种基因编辑技术及其团队运用这些编辑技术在基因治疗中的应用案例,大家对唐冬生教授团队所作的基因治疗研究产生了极大兴趣,对唐冬生教授在该领域的卓越工作表示高度赞赏。中科蓝华 CEO 陈小平博士、技术总监秦莉博士、免疫项目总监周放博士、 CART 项目组总监胡文博士等研发人员和唐冬生教授一起共同探讨......

中科蓝华肿瘤免疫学团队在非小细胞肺癌研究中再获重要进展

  • 2021-07-22 星期四
  • 18839 浏 览

Image肺癌是引起人类死亡的第一大癌症, 关于肺癌的免疫致病机理至今尚不完全明确,这严重阻碍了肺癌的免疫治疗的疗效。 非小细胞肺癌是肺癌病人中发病率最高的类型。非小细胞肺癌诱导产生的体内免疫抑制微环境严重抑制人体免疫功能,使癌细胞能够逃脱人体免疫系统的监视,识别和清除。因此,揭示非小细胞肺癌对人体免疫细胞的作用机理,有助于阐明非小细胞肺癌在人体内诱导产生的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机制,对未来开发针对非小细胞肺癌的免疫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有鉴于此,中科蓝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肿瘤免疫学团队开展了非小细胞肺癌对人体树突状细胞亚群发育分化的研究。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 cells, DCs )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调控细胞,对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都起重要作用。研究数据表明非小细胞肺癌能够......

陈小平团队提出疟原虫免疫疗法是一种系统的生态反击疗法

  • 2021-07-21 星期三
  • 18568 浏 览

Image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陈小平团队最近提出“癌症是一种生态疾病,而疟 原 虫免疫疗法是一种系统的生态反击疗法”的新理念。该理念以综述的形式近日于“ Cell Communication and Signaling ”杂志上发表。该团队在这篇综述中总结了他们十多年以来的机理研究结果,并与目前最热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疗法的机理进行了比较(图 1 ),然后提出上述的新理念。同时,他们还初步阐述了疟原虫免疫疗法治疗晚期癌症的临床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 该团队提出的“癌症是一种生态学疾病”的理念的基本内涵是,癌细胞在与免疫系统长期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经历了免疫编辑,从免疫清除到免疫平衡再到免疫逃匿,最终在免疫逃匿阶段(癌症的中晚期),实现了对免疫系统的全面的生态学控制,营造了肿瘤免疫......

中科蓝华 “东方希望之谷”商标

  • 2021-07-12 星期一
  • 16528 浏 览

广州中科蓝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中科蓝华)在数年前申请的“东方希望之谷”商标目前已获国家授权。中科蓝华计划在上市之后建立以疟原虫抗癌技术体系为基础的癌症治疗中心,该中心将使用“东方希望之谷”的商标名称。